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

硬骨頭

一、異地高考

昨晚,當新華網提前一步把《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:學習羅陽同志優秀品質和可貴精神》作為首頁頭條時,人民網仍和新浪一起,把最顯要的位置留給異地高考困境。在這個議題上,可以完全顛覆環球時報在《向羅陽致敬,向他身後的精神致敬》中所表現出的樂觀——「中國社會的各部分是相通的,多元化帶給社會的裂痕似乎並非看上去的那麼深。這個國家有著埋在復雜表象下的共識與認同。」。

因為新華社稿件也公開承認,「作為外來人口較多的京、滬、粵等地,推進異地高考的政策則顯得較為謹慎,這表明教育改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超乎想象」。商業門戶直取稿件中透露出的「北京廣東外地戶籍考生明年不能就地報名高考」為標題,根據匯總,「按照國家關於異地高考政策出台的時間表,31個省區市年底前要因地制宜出台異地高考政策,解決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問題。年底期限漸近,北京市教委目前仍表示方案『正在研究中,現在不便透露』...11月22日,廣東公佈的政策同樣規定,非本省戶籍考生高考報名仍未放開。就在同一天,上海公佈,有合法穩定職業和住所,參加該市社保等,但積分指標體系並未公佈。」。

「對於京、滬、粵等壓力大的地區而言,當前最現實的難題是,在教育資源『一池水』總量不變的前提下,如何科學有序打通閘門,既減少不均衡的落差,又不引起無謂的波瀾」——其實,波瀾早已洶涌,上月,京滬兩地均發生本地籍家長反對推行異地高考的抗議活動,根據當時21世紀經濟報道所言,「在互聯網上,京籍人士將支持開放異地高考的家長稱之為『異鬧』。明確申明,北京包括教育資源在內的公共資源本來十分充裕,正是因為不斷涌入的外地人口,嚴重影響了本地居民的正當權益,而開放異地高考則會促使更多外地人口涌入北京。」。

騰訊此後雖勇於推出專題《「北上廣」本地人的「權利」源自哪》,但恐怕都解不了自己半年前《「異地高考」,死結何解》里的問號。所以,人民日報也來啃一啃這塊硬骨頭吧,昨日時評勸和,《異地高考,慢不得也急不得》:「條件太嚴、門檻太高、數量太少,到頭來只是少數人的『游戲』;條件太寬、門檻太低、數量太大,流入地的教育資源又會被稀釋,流入地學生的利益可能受損。這樣的『兩難』困境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東這些人口輸入量大的省市尤為明顯。因此,這些地方實行異地高考的難度更大、敏感度更高,其政策還具有導向和示範效應...對於這些復雜的生源『變量』,政策如何科學應對?能否實現多方共贏?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過程中,這些都是繞不開的難題,不能不慎之又慎。」。

在以春季高考和農村學校撤點並校這兩項政策為前車之鑒後,作者袁新文也祭出「頂層設計」一詞:「在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的今天,異地高考已不是簡單地做『加法』,而是一種深刻的利益調整。在多元利益格局中,不同社會群體之間、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的利益如何協調,不同的利益訴求如何兼顧,難以避免的利益沖突如何平衡,還需要從政府部門到學生家長等相關各方一起來求共識、想辦法、找出路。」。

福利之爭又何止這一項。「中國三大養老保險有望實現城鄉銜接轉換」的人社部消息曾是昨天上午熱門頭條,中國青年報今天為此發表頭條評論,作者李曉亮「會心一笑」之餘,呼籲「三大養老險銜接,宜速不宜遲」:「養老險以及所有社保領域的全民覆蓋、城鄉平權,是社會保障體系下一步亟待推動的制度革新。不同社會身份的社會成員,不應再面對目前這種社會福利層面的差異對待。三險接續互認,宜速不宜遲,而社保體系的全面制度升級,讓所有公民享受到國家福利政策的無差別對待,更是社會保障體系恆久的制度精進訴求。若社會成員不管養老還是社保,都能得到體面而有尊嚴的保障,那麼不同社保制度不同地域的銜接轉續,就不再是問題了。」。

二、周口平墳

比起任建宇和雷政富,河南周口的平墳復耕運動儼然成了民間意見領袖心中的硬骨頭。@秋風論道雖已將禁止政府平墳與停止強制計劃生育相提並論,作為對習李新政的期待,但南方都市報以引述周口民政局負責人的方式帶給他一個打擊:「上周五(11月23日)下午,該市召開會議傳達上級指示,上級對周口平墳復耕作出肯定評價,稱『成效顯著』,要求在外界輿論壓力下進一步推動。」。

這篇報道,被五大門戶看中的是「在周口市東部的沈丘縣石槽集鄉陳口村,多名村民證實,該村的公墓將一名廳級官員的祖墳圈入其中,避免了被平」之段落,不過,「縣領導稱與『增減掛鉤』有關」的小標題顯然更易成為罪狀。新浪昨日正是以頭條位置轉發青年時報之文,首席評論員翟春陽質問的是「周口平墳能多打多少糧食」:「所謂『增減掛鉤』,就是你平墳平出多少土地,省里就批你多少商業用地。如此一來,所謂『復耕』幾乎等於零,『多打糧食』也就是一句空話。我國歷次平墳運動常用的一個口號是『不能讓死人與活人爭地』,但周口的這種做法又是什麼呢?是『政府與死人爭地』嗎?」。

同獲推薦的還有長江日報之《周口平墳中的社會認識分歧》。發現平墳問題似乎變成了輿論與當地政府之間的「角力」後,評論員付小為認為其中至少包括平墳的對與錯、平墳的動力、平墳的公平三個方面:「公共媒體、知識分子關註的是第一個問題,即該不該平墳。它既涉及入土為安、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觀念和習俗,也關繫到公權力能不能強制乾預既成的『入土』事實。前者是文化問題,後者是權利問題。如果從這個層面來看平墳,平墳運動很容易被判為『錯誤』,不存在轉寰餘地。事實上,輿論幾乎一面倒的批評之聲恰恰呼應了這一點。」。

行文至此,這份武漢市委機關報已經表明自己並不準備完全站在公共媒體一邊:「有專家質疑平墳的背後是政府的『土地財政思維』...輿論可能會下意識地將其劃入『經濟GDP作祟』,但客觀地說,任何地方都有發展的沖動和需要,而發展本身未必不是惠及於民的。」。

所以,在第三個方面,即「周口當地民眾,他們關心的是什麼呢」的角度上,這篇文章強調「農民恐怕考慮更多的是他們可以從復耕中獲得什麼,過程和結果是不是公平的」:「本質上,『平墳復耕』面對的是人與土地的關系問題。放在一個人口稀疏、土地豐沛的地域,自然不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。而把背景拉回到人口密集、土地高度開發的中原地帶,隨著農村集約化發展的加速,人地緊張關系日益凸顯。無論是徵地拆遷問題,還是平墳復耕問題,都是緊張關系的集中體現。很多類似的事件、爭議、沖突中,都可以找到類似的媒體、政府、民眾的三重訴求關系。它們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致性,在另一些方面則激烈對立。」。

「輿論並不能取代管理決策,輿論也不能完全被視為民意」,作者結語處提供化解方案:「某種程度上,輿論開拓出博弈空間,核心問題的對應主體則是政府與民眾。意識到這一點,平墳問題就不是錯誤決策與方式方法孰為重之爭,而是在耕地上已有墳墓的既成事實,其做法與殯葬條例不符的基礎上,地方政府怎麼妥善處理、如何讓當地民眾滿意的問題。」。

相信長江日報的這三段分析,胡錫進也會點頭認可。當大多數媒體站到反對聲音的一邊時,只有他的環球時報在上周六發表《強制平墳和醜化平墳都不可取》,聲稱「強烈的反對聲背後都不會沒有道理,但周口市的初衷也不會像情緒化描述中的那樣『自私』」。前天又借社評談論改革新氣象之機,嘆息「河南周口市搞『平墳復耕』是對風俗和占地之間的一次大膽平衡,但在輿論上遭到的抵制非常多。」。

及至今晨,南方都市報又在深度周刊里帶來了現實中的抵制,那就是《周口張家碑倒前後:平墳家庭死與生》,新浪,「親友抬棺至縣政府」的情節獲網絡編輯重點展示:「今年中秋節,張富春返鄉幫助家裡秋收冬播。沒想到,他遇到了政府平墳,又目睹了妻子和二姑父的死亡。他說,他現在不想再回憶和妻子的過去。父親張方自責疏忽,又埋怨政府,『墳你說平了能多種麥,就平了,可是一塊碑能占啥地方?』這個老共產黨員,積極響應號召,全村70多個祖墳,他第二家平,3塊墓碑,他第一家挖。他想不通為啥會有這樣的結果。」。

緬甸文翻譯 緬甸語翻譯 美加翻譯社 美加翻譯公司

三、風聲鶴唳

當酒鬼酒復牌後連續第三天跌停後,損失慘重的投資者正在股吧里痛罵21世紀網挑起塑化劑危機實乃「惡意做空」。

而與此同時,新的食品安全危機報道又已經來襲中國人脆弱的承受力。以「一個剛從四川出來做護工的農村婦女」為口述者娓娓道來,稱十幾斤重的小豬使用含有大量激素、安眠藥等藥物的添加劑催肥,五六個月出欄,長期食用該豬肉會誘發各種不適症狀甚至癌症,再配上「農婦警告:在中國吃豬肉等於自殺」這樣極具殺傷力的標題,,自然就能在互聯網上迅速傳開。

人民日報決定闢謠。記者前往生豬養殖大省四川調查,並採訪農業部負責人,周一齣稿《「吃豬肉等於自殺」危言聳聽》,小標題便告知民眾:「豬生長周期縮短,得益於品種、飼料、養殖環境改進;國家對飼料添加劑監管嚴格,飼料質量可以放心」。針對「生豬五六個月出欄太快嗎」、「安眠藥、尿素等能否用來喂豬」、「豬飼料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嗎」、「我國豬飼料質量安全嗎」四大疑慮,最高黨報一言蔽之——「總體看,我國動物產品安全是有保障的」。

只是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和「激素、安眠藥、催化劑助長豬肉五六個月出欄」的指控如出一轍,「一隻雞從孵出到端上餐桌,只需要45天」——中國經濟網上周五以山西南部一則宣傳廣告為據,指控肯德基、麥當勞以及諸多大型超市提供原料的山西粟海集團有限公司,證言來自飼料廠車間工人,即「這些飼料配了藥,有添加劑,具體是什麼不知道,但對人體肯定有害,周邊的蒼蠅都毒死了,年輕人都不敢在這里乾活。」。

「周邊的蒼蠅都毒死了」,此言一齣,怎不嘩然。借助經濟日報的權威地位,再加上肯德基、麥當勞這樣的名牌效應,各路媒體迅速跟進。粟海集團也算反應快,周六即通過公司網站給出六點聲明:「一、我司使用的是中國肉雞行業普遍使用的白羽雞,45天屬於正常生長期;二、公司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,對肉雞養殖全過程實行標準化管理......」肯德基和麥當勞通過官方微博發布的回應亦在此後到來,前者強調粟海集團供應量僅占雞肉採購量的1%左右,後者乾脆聲明「報道中說到的供應商不是我們現有雞肉供應商」。

不過,這並不能說服所有媒體。廣州日報周一即刊《速成雞是否安全,權威聲音不該缺席》:「大型養殖企業工人也好,個體飼養戶也好,對養殖出來的雞、豬等的安全性難以說清,決不是正常現象。在科技力量越來越顯示其巨大作用的同時,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,人們的知情權、健康權也越來越得到凸顯,權威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有必要站出來,就公眾乃至養殖戶反映的問題解疑釋惑,或者及時查處可能有安全隱患生產出來的肉食品、奶類產品等。正因此,針對上述新聞中曝出來的『速成雞』以及由此飼養出來的『速成豬』等是否安全,是該有更加權威聲音。」。

作為山東省委機關報,大眾日報是以為民代言的姿態質問洋快餐:「『45天速成雞』到底是個什麼雞?是否有害健康?大賣之前,希望相關飼養者、管理者,能說清楚先!」。

只是,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,這種義憤填膺、驚慌失措實在是「不專業」,是草木皆兵心理的再一次體現。東方早報、羊城晚報均帶來「白羽雞僅需45天生長並不稀奇」的專家回答,新京報亦由作者伯通明確宣佈「『45天速成雞』時間不是問題」:「除了個別媒體從業者缺乏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外,像『吃豬肉等於自殺』這樣的陳年老帖還能興風作浪的原因,還在於公眾在接連不斷的食品安全危機中信心不足,寧可信其有。當然,一些國人對『傳統飲食』無限懷念,對現代食品工業也存在著偏見和認識誤區。」。

騰訊也來作無害辯護,今日話題反問《肉雞45天「速成」有何不可?》。不僅強調「幾十年的精心育種和現代化的飼養方式造就了『速成雞』的高速生長」,更是要打破人們心目中「柴雞土雞吃著營養又安心」的定論:「柴雞土雞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含量甚至低於速成肉雞...農戶飼養的柴雞基本都處於放養狀態、無人監管,而由於現在農藥的使用越來越普遍,有些農戶為了防止黃鼠狼、老鼠偷食還會使用老鼠藥等有毒藥物,這些都增加了柴雞攝入有毒物質的風險。」。

不過,責編張春續也別指望僅靠這樣講解一通就能讓消費者放棄「經驗」、變得「明智」。因為,在這個專題的下方,超過85%的投票者仍然認定45天的速成肉雞不安全。

台北市翻譯 台北翻譯 美加翻譯社 美加翻譯公司


美加翻譯社 祝您心想事成!

「美加翻譯社」,為專業的外國語文翻譯社,提供客戶如年報財報翻譯、網站建置翻譯、技術說明書翻譯、法律合約翻譯、醫學醫藥翻譯、網路資安翻譯、文學藝術翻譯、期刊文章翻譯、學術論文翻譯等筆譯服務,語種包括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、德文、法文、西班牙文、葡萄牙文、義大利文、俄文、阿拉伯文、泰文、印尼文、越南文、緬甸文等。

美加翻譯社

地址: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號7樓
電話:02-8369-2491
網站:www.megatran.com.tw
E-mail:service@megatran.com.tw

沒有留言: